四川荣县大佛_荣县大佛
1.荣县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
2.自贡必去的5个景点
3.中国现存的15尊古代大佛,你见过几处?
4.荣县大佛寺的主要景点
5.荣县大佛联系电话是多少
荣县城东0.5公里有全国第二大佛——荣县大佛,大佛寺内半山之上,有一尊巍峨的石刻如来坐佛佛像,世称荣县大佛。 大佛依山崖凿成,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其头部长8.76米,肩宽12.67米,脚宽3.5米。是一尊如来佛像,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为中国第二石刻大佛。 荣县大佛开凿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完工于公元1092年,历时八年始完工。大佛的头顶上方有一道石条卷拱护罩,上刻“大开觉路”四字;崖顶上还有砖阁一座,远看像在戴在大佛头顶上的宝冠。 大佛凿刻完工后,即修有殿宇保护,根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时有“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旧时寺门、抵今溪岸”。可见当时的恢宏气势,其后几毁几修,现存的殿宇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所建。1988年重建的大佛护身楼,是仿木仿古重檐歇山式建筑,既保护了大佛,又具游览价值,逐层登楼近瞻佛容慈颜,从上到下尽观大佛伟岸雄姿,鸟瞰荣城风貌,眺望远山近峦。
双溪湖风景旅游区,位于荣县城北1.5公里。因地处东川、寿水两溪交汇处而得名。双溪湖是一座集农业灌溉、城镇供水、防洪、旅游、发电及种养殖业等多功能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人工湖。湖区集雨面积80.25平方公里,工程征地面积5195.75亩(其中:工程占地788.78亩,淹没土地3504.03亩,管护及其他占地902.94亩),总库容58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380万立方米;控制灌面21.6万亩,年城镇供水量500——2000万立方米。水库的建成可将荣县城的防洪能力由5年一遇的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双溪湖曾历经三上三下的曲折历程,八九年十月又第四次复工,主体工程于九O年八月十日开工,九二年六月底完成大坝填筑,九五年六月枢纽工程全面竣工,九六年二月五日工程正式验收移交管理,验收评定为优良工程,枢纽工程竣工财物支出为7436.83万元。双溪湖区历来是荣州文化胜地,这里是北宋名士王庠故地,石龟山下的双溪书阁乃王庠所建“横溪阁”旧址。历代文人墨客如黄庭坚、陆游等都曾来此游历、访古,写下了“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等赞美诗词。清末翰林、诗人、书画家赵熙生长于此。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曾在此接见和爱国志士,从事革命活动。双溪书阁也以依山环水的优美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荣州八景之一。双溪湖建成以后,坝上“双溪水库”四个遒劲、雄浑的大字,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并凭借碧水青山,开辟了多姿多彩的旅游项目,使双溪湖成为荣县规模宏大。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双溪湖旅游风景区,以湖光山色清幽秀美为特色,湖面壮阔,烟波浩渺,湖水清澈,碧绿如茵。四周群山环抱,峰峦蜿蜓起伏,碧水青山,波光峦影,构成一幅秀丽的山水图画,淌洋其间,令人心醉神迷,双溪湖以猗旎的自然风光和精巧的人工景点,成为荣县最有特色的旅游胜地,湖区内有宾馆、山庄、茶舍、竹楼、城、游乐园、游泳池、钓鱼场等。或豪华、或典雅、或依山、或傍水,各具特色、星散分布,把秀美的湖光山色妆点得更加亮丽,更加富有魅力。是商务洽谈,旅游观光,度休闲的理想场所。双溪湖以大坝为中轴,现有四大旅游景区:文化商业景区:位于大坝东岸,依山傍水,视野开阔,主要包括塔式建筑涵翠楼,具仿古特色的三星级宾馆——金冠宾馆、傣家竹楼建筑群——望湖村,以及琳琅满目的商业小区和幽雅别致的农家乐等,居位适中,设施齐全,绿荫处处,花草遍野。岿然耸立湖岸的翠楼,飞檐叠阁,装饰华美,登楼远眺,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观赏湖光山色的好地方。石龟山景区:位于大坝西岸,山岩叠嶂,林木苍翠。黄桷兰林、桃林、松林已初具规模。春日桃杏花开,如火如霞,散步林中,如入桃源仙境。沿山错落分布的云水山庄、花果山度村和水帘洞休闲庄,豪华气派,别具风情,那挺拔的峰峦,葱郁的林木,烂熳的山花,鸣唱的飞鸟,更令游人流涟忘返。蒙泉水上游乐景区:位于大坝西岸湖边。这里荟萃古式建筑岚湖宾馆,傣式建筑竹楼茶社和观光游览船艇为一体,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由此登舟游湖,或泛舟嬉水,饱览湖山秀色;或破浪乘风,体味水上神韵,都令人襟怀博大,心旷神怡。游乐天地景区:位于大坝下方,设有儿童游乐园、游泳池、紫馨园、钓鱼场等,项目繁多,设施先进,是游乐怡情,强身健体的极好去处。双溪湖是自贡地区潜力巨大的旅游,我们将在保护青山绿水,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逐步开发“书阁寻踪”、“龟峰环秀”、”碧水泛舟”、“山庄烟柳”、“蓝桥翠壁”、“石门访古”、“客舍松风”、“激流探险”、“东湾鱼趣”、“双桥险壑”等旅游景点。我们相信,未来的双溪湖将是山更青、水更美、树更绿、花更艳,这颗川南大地上的旅游明珠,将以更加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笑迎八方游客。
桫椤谷
位于荣县西南48公里的金花乡境内,占地10平方公里,是古代造山运动形成的巨大漏斗型深谷,四川省人民命名为“桫椤自然保护区”。 桫椤谷
桫椤谷内有四方井、桫椤湖、银盘山、老深沟四大景区。集桫椤、天然瀑布、湖泊、钟乳石、蕨类植物、原始丛林于一体。有“昔日恐龙粮仓”,今朝“桫椤氧吧”之美誉。俨然一座天然的植物乐园。令人注目的是谷内现已开发出2万余株位列国家八大一级保护植物之冠的桫椤。
桫椤是一种十分珍奇的植物,是远古恐龙的主要食物,它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多万年。恐龙灭绝,桫椤独存,故桫椤又有“活化石”之称。桫椤谷分布的桫椤是我国迄今发现最为密集、高大、壮观的地区。
荣县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
虽然这个佛像是中国的第二大佛,但是在名气上却远远不如乐山大佛,很多人甚至听都没听过这个第二大佛的名字,但实际上这个佛像不管是在意义还是价值上都是十分珍贵的,现在也是被国家严格的保护起来了。这个中国第二大佛就是荣县大佛了,荣县大佛位于四川自贡市的荣县。
佛教是目前世界上的第三大宗教。在中国也是有着广泛的信徒,佛教自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之后,就对我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同道教、儒家一同成为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三个宗派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本身也是在慢慢的变化,同我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知道今天佛教依然在中国流传甚广,除了一些寺庙之外还有很多的佛教遗迹像佛像、佛经等等,而荣县大佛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了。
荣县大佛高38米,宽16米左右,而乐山大佛的高度大概在70米上下,因此从高度上来说荣县大佛只有乐山大佛的一半左右。和乐山大佛雕刻的是弥勒佛不同,荣县大佛雕刻的是释迦摩尼,也是我国最大的释迦摩尼佛像。
荣县大佛所在的寺庙也是被称作了大佛禅院。佛像就在寺庙中的一处名叫真如崖的山壁,而现在为了保护佛像免于风化,于是就在佛像周围建了房屋来遮挡,如果想要观看的话可以通过登上佛像前的建筑从各个角度细致的观察。 ?
自贡必去的5个景点
荣县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
一、荣县大佛文化旅游区
荣县大佛为唐代所刻,佛像坐南面北,佛身通高36.67米,是世界第一大释迦牟尼佛。山中亭台楼阁,绿树成荫,环境清幽。
二、? 水库筑坝
这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荣县小九寨”,那碧绿的湖水就像宝石一样晶莹剔透,让人陶醉其中。
三、 花龙沟
有“小竹海”的美称。峡谷长8公里,沟壁高数十丈。这里溪流潺潺、清流透明,绿竹随风摇曳,碧浪层层,一片竹的海洋。
中国现存的15尊古代大佛,你见过几处?
自贡必去的5个景点自贡恐龙博物馆、荣县大佛寺、龙孔景区、龙岗山风景区、龙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1、自贡恐龙博物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的东北部,距市中心9公里。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一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座专业恐龙博物馆,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自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园区,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荣县大佛寺
荣县大佛寺景区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区大佛街大佛寺一号,距自贡34公里,以其隽美而享誉神州,素有“乐山大佛雄,荣县大佛美”之民间赞誉。大佛寺座落在荣县城郊大佛山(亦称真如岩)山麓,山门书题“大佛禅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大佛寺始建于唐代,气势雄伟、衣纹流畅、慈眉善目、神韵飘然。
3、龙孔景区
位于自贡市贡井区,是一个以龙孔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您可以参观龙孔文化广场、龙孔博物馆等,了解自贡的历史文化,并欣赏到龙孔雕塑和景观。
4、龙岗山风景区
位于自贡市荣县,是一个以山水风光和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旅游区。您可以徒步登山、观赏瀑布和溪流,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5、龙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自贡市富顺县,是一个以山岳风光和森林为特色的旅游景区。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泊和壮丽的山峰,是休闲度和户外探险的好去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荣县大佛寺百度百科—自贡恐龙博物馆
荣县大佛寺的主要景点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已近2000年时间,除了变成中国最大的宗教流派,也令历代不少信徒用石刻、泥塑、木雕等多种手段在华夏大地留下了数以百万计的古代佛像。这些佛像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具有很高的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而在目前遗留在中国的数以百万计的古代佛像中,又以巨大的大佛像最令普通游客最为关注,他们或居于波涛汹涌的三江之上,或者藏于深山密林之中,令我们神往膜拜。
1、乐山大佛71米唐石刻
乐山大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古代石刻造像,位于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始凿于唐代初年(公元713年),历时90年才得以完成。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称誉。
大佛为弥勒倚坐像,坐东向西,面相端庄,通高71米。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佛座南北的两壁上,还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龛,其中亦不乏佳作。
2、蒙山大佛原高46米(佛头为新补做)北齐天保年间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
蒙山大佛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利用陡直的崖面开凿而成。据唐代史料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约合今63米。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
可惜的是,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佛头不知所踪,而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等,都掩覆于沙砾和杂草之中。
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约12米的佛头。鉴于蒙山开化寺佛阁遗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152016年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晋源区文物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佛阁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遗物有:乾宁丙辰(896年)造阁,晋王(李克用)修此功德带兽面瓦当的刻铭筒瓦,及五代复刻的《唐朝重修大像阁价钱碑》。
3、荣县大佛通高36.67米宋石刻
大佛寺坐落在四川省荣县城郊大佛山(亦称真如岩)山麓,山高海拔414米。半山之上,有一尊巍峨的石刻如荣县大佛石窟来坐佛佛像,世称荣县大佛。佛身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是世界第一大释迦牟尼佛(现世佛),第二大石刻大佛,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未来佛)。
据清乾隆黄大本编《荣县志》裁:;大佛山在城东一里,唐人刻大佛,与山齐,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今佛像巍然,而筵楹横竖,久没于荒烟蔓草之中。;2006年5月25日,荣县大佛石窟作为唐代文物,被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4、敦煌北大佛通高35.6米唐石胎泥塑
敦煌北大佛建于武周延载二年(695),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世界艺术瑰宝莫高窟中最大的佛像。该佛编号为96号窟,正藏于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内。九层楼就是为了保护他而修建。
这尊唐代大佛高35.5米,石胎泥塑,后世进行过重妆。相信每一位去过莫高窟的朋友,都见过他。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武周时期,由于武则天借弥勒佛下世的传说来上位,各地开凿弥勒大佛比较流行。
5、山丹大佛通高35米唐泥胎
山丹大佛寺坐落于山丹县城西5公里处嘹高山脚下,旧名土佛寺。明正统六年重建,凿山塑土佛13丈。清代数次修葺,易名大佛寺,为西北佛教名刹。始建于北魏(约公元425年),距今1500多年。
明英宗朱祁镇曾亲手为该寺题写匾额土佛,土佛寺由此得名。正统五年,高僧智莹住持该寺,开展佛事活动,因寺宇朴陋,请求山丹卫守备都指挥杨斌,倡导募集,储材陶瓷,予以重修。依山塑高一十三丈坐佛一尊,建成殿宇、山门、法堂,廓宇、厨亭等附属建筑多处。景泰六年,山丹守备都督指挥张熊捐资维修寺院,彩绘塑像,寺院面貌焕然一新。万历九年(1581年),甘肃巡抚候东莱巡视山丹时,又捐资修缮。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甘肃总兵、右军都督同知王允中将军捐巨资重修,规模更加宏大,气势更为壮观。清代,也曾数次缮茸。同治年间,青海反清军入境,战事频繁,该寺毁于战乱,荡然无存。光绪九年至十四年,安徽泾县进士查之屏出任山丹知县,地方人士倡导重修。
寺内拥有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坐佛,与张掖卧佛、武威站佛并称为河西三大佛。
6、张掖大佛寺大佛34.5米西夏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7、屏山大佛通高32米明石刻
在宜宾市屏山县龙华古镇海拔891米的山峰上,一尊神秘的大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据了解,自2001年3月,阿富汗巴米扬两尊高53米和35米的站立佛像被塔利班的炮火无情摧毁后,这尊32米高的八仙山大佛,就从世界第三立佛变成了世界第一立佛。
该石佛依山崖石壁雕凿而成,背南面北,站立式,高32米,肩宽10米,头长8米,耳长3.2米,发式为螺髻,着通肩大衫,袒胸束腰,神情肃穆而慈祥。1966年遭包袭击,致使右眼局部残损,右手及衣袖亦有损坏,近年来重新修补一新,该像并无明确造像纪年,据推断为明代作品。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天梯山大佛通高28米唐石刻
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南约50公里的张义镇天梯山南麓,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石窟在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成为喇嘛教寺院。据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朝正统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最大的洞窟残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造像1尊,高15米,宽10米,大佛左右两旁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和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形生动,神态威严,形象各异。窟内南北两壁上绘有大幅壁画。
9、彭山立佛高28米(并列)唐石刻
彭山双佛坐落于四川省彭山县东北部仙女山上。凿于悬崖上的两尊唐代大佛,高与山齐,故称齐山双佛,又名彭山双佛。双佛建造于唐年(公元713年)距今已一千多年。双佛中之坐佛为乐山大佛之最接近蓝本,比乐山大佛早建60多年。双佛一立一坐,立佛为释迦牟尼,半立雕,通高28米,坐佛为多宝如来佛,半立雕,通高24米。双佛的设计及其规模在国内实属罕见,其高度在世界大佛中名列第八。
10、普宁寺大佛高27.21米清木雕
普宁寺俗称大佛寺,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北侧,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寺庙建于清朝乾隆时期,是由乾隆皇帝为会盟的蒙古王公修建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
大乘之阁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用松木、榆木、杉木、桧木、柏木等木材拼接后雕刻而成的。这尊佛像高27.21米。重量为110吨,仅头部重就达5.4吨,是世界最大的木雕佛像,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菩萨像头戴金冠,身披袈裟,颈挂念珠,腕套珠圈,神态庄重。在金冠的前面嵌有一尊坐佛像,金冠的上面站立着一尊立佛像,立佛像高1.4米。坐佛和立佛都是观音菩萨的师傅无量光佛。
严格一点的话,这一尊其实应该不在榜单里,毕竟这是菩萨,不是佛。
11、炳灵寺大佛高27米唐石刻泥塑
炳灵寺位于甘肃省临夏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高27米的唐代摩崖大佛建于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其上半身用石雕成,下半身用泥塑,部分虽己毁坏,但仍保存着唐代造像面型丰满、比例匀称的特点。本世纪重修过。这里于2014年打包进入世界遗产。
12、敦煌南大佛高26米唐泥塑
莫高窟,第一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而130窟的唐代大佛,更是莫高窟泥塑佛像之中的颜值担当。素有黑佛殿之称的130窟,26米多高的大佛非常难得的很好的保存了唐代的开脸原貌。他,恐怕是25米高度以上的大佛中,最帅的一尊。可惜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维修状态,去莫高窟多次的我,至今未见其真容。
13、彭山坐佛高24米唐石刻
彭山双佛坐落于四川省彭山县东北部仙女山上。双佛依山就势,建造于唐年间,坐佛为多宝如来。历代曾经有过大的修改和装饰。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彬县大佛高24米(并列)唐石刻
位于陕西省彬县县城西10公里处的西兰公路(312)国道旁。大佛洞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他指挥的彬州浅水原大战和五龙极大战中阵亡将士而建,初名应福寺,完工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主窟大佛依岩跌坐,身高二十四米,造形雄伟、雕饰富丽,据说是按照李世民本人的样貌雕刻的。也是目前众多大佛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尊。
2014年打包进入世界遗产,最佳的观赏位置是大佛脚下。可惜几年来一楼一直在维修,从二楼平视大佛,神圣感减弱很多。
15.甘谷大佛23.3米石胎泥塑北魏
大象山石窟为甘谷八景之一的悬崖大象,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现存二十二个窟龛,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
甘谷大佛为半圆雕石胎泥塑,高23.3米,肩宽9.5米,头高5.8米,膝长6米。其造型高大雄伟,令人仰止,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可视为西方装饰性雕塑和中国写意性雕塑完美结合的艺术巨制。
荣县大佛联系电话是多少
大佛寺庙宇依山就势,以佛像为中心向左右两边展开,主要由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达摩殿、罗汉殿、藏经楼、禅房、方丈室等组成。1988年重建的大佛护身楼,是仿木仿古重檐歇山式建筑,既保护了大佛,又具游览价值,逐层登楼近瞻佛容慈颜,从上到下尽观大佛伟岸雄姿,鸟瞰荣城风貌,眺望远山近峦。山下远望禅林,古刹错落有致。整个建筑群体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雁,大佛好似端坐在大雁背上,佛寺一体,殊为壮观。寺内主要景点还有:大肚弥勒(俗称笑罗汉)、达摩渡江石刻(位于殿西崖壁上刻有一高达5米的达摩像,手持念珠、禅杖,脚踏苇叶,立于汹涌波涛之中,其造型为世所罕见)、啸台游赏(大佛后半山间有一“啸台”古迹,传说是晋代著名隐士孙登长啸处)、放翁诗魂、松荫枕石、白云深处,荣州碑园、瑶圃休闲等人文景观。
大佛摩崖造像
寺院内最为著名的大佛摩崖造像,刻于唐代,据康熙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大佛山在城东一里,唐人刻大佛,与山齐”。北宋元丰八年(1085)至元佑七年(1092),僧淳德募修,历时八年,对大佛进行过大规模的装修,佛像全身施彩贴金,直至清末民初,仍是“金像巍巍”。大佛依山崖凿成,刻在高约40米、宽约16米、深14米的敞口敞顶大龛内,头与山巅齐平,通高36.67米,头长8.74米,肩宽12.67米,体宽14.6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就高度而言,仅次于乐山大佛,号称四川第二大佛,是全国第二大石刻佛像,世界第三大石刻佛像。该佛像造型优美,比例匀称,和服袒胸,双足踏在座前的两朵仰覆的莲花之上,善跏趺(又为端坐)在金刚座上,坐南面北,气势雄伟,是一尊摩崖石刻佛装弥勒造像,俗称荣县大佛。大佛头饰螺髻,脸面略方而丰腴,双眉间有白毫,鼻高唇厚,两耳方长,双手平放膝上,右手抚膝,左手手心向上,掌中有摩尼珠。大佛的头顶上方有一道石条卷拱护罩,上刻“大开觉路”四字;崖顶上还有砖阁一座,远看像在戴在大佛头顶上的宝冠。大佛前有阁楼遮盖,以使佛身免遭风雨浸蚀,阁楼也是大佛寺的主体建筑,把大佛从肩部以下遮得严严实实。因此,虽然要入寺内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给瞻仰者带来不便,但却保护了大佛佛体不受外来的破坏,至今保存完好。
荣县大佛****:0813-6161156
荣县大佛景点简介:
大佛寺座落在荣县城郊大佛山(亦称真如岩)山麓,山高海拔414米。半山之上,有一尊巍峨的石刻如来坐佛佛像,世称荣县大佛。拂身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为中国第二石刻大佛。1980年7月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黄大本编《荣县志》裁:大佛山在城东一里,唐人刻大佛,与山齐,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今佛像巍然,而筵楹横竖,久没于荒烟蔓草之中。
而邑人赵熙编《荣县志)载称,荣县大佛系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僧人淳德募修,元佑七年(1092)成。但究竟何时所刻目前尚无定论。大佛所在的庙字,唐代名开化寺,后称大佛禅寺。宋代重修后规模很大,寺门抵今溪岸。明末清初寺庙毁于兵火,清嘉庆年间重建。以后时有修缮和扩建,因受地形限制,寺庙只能依山就势;缩退山门,以大佛为中心向左右两边展开,主要由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达摩殿、罗汉堂、藏经楼、方丈室、禅房等殿堂组成。山下远望掸林;古刹错落有致。清末民初,寺内香火极为旺盛,邻近州县的善男信女,或上朝峨眉山,或下朝宝顶,必经荣县朝大佛。解放前后,年久失修,寺庙有所损毁。
结束后,国家拨专款全面维修寺庙,广植树木。现在,全寺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全系古建筑或仿古建筑。山上山下绿树成荫,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形成川南地区颇富吸引力的风景名胜古迹之地。寺庙的山门在山麓西北,门前l对石狮,威武雄壮。进山门,拾级而上。第一殿为重檐歇山式殿宇。殿内塑大肚弥勒,正称布袋和尚,俗称大肚罗汉、笑罗汉。寺内所供奉的大都为诸佛菩萨和舶来人物,只有这尊罗汉却是地道的中国人。而且荣县的笑罗汉全川有名,因塑得眉弯嘴翘,十分可笑,来看的人无不发笑,笑声通过罗汉的口腔产生共鸣,人们也仿佛听到罗汉发生咯咯咯的笑声。
现有这尊笑罗汉为后来补塑,和以前相比虽有不同。但有荣县籍著名书法家柳倩历书名联相伴,也或可补其不足。联云:开口便笑笑古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客。重檐殿宇之上是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的即为依山石刻的荣县大佛,两边是泥塑的地藏和观音。大雄宝殿原为单檐四层架殿式建筑,昔日人们只能远看大佛头。近看大佛脚。现为四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筑,全称大佛护身楼,简称大佛楼。登大佛楼,既可层层观赏大佛雄姿,又可左经莲台;右转啸台。拾级顶上,宜达头顶佛光阁,举目眺望,远山近水,荣城风貌。
尽收眼底。荣县大佛寺自清代复兴后,属掸宗之一的临济宗,故又称大佛掸寺。凡掸宗寺庙必供奉达摩祖师。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知县宫监桂捐资在大佛西面的崖壁上镑刻达摩渡江图。达摩,印度南方僧人,南刘宋末年从海道来广州,被梁武帝遇到首都建业(南京),传播禅宗佛教,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创人,世称达摩祖师。荣县达摩渡江图取材于达摩和梁武帝话不投机后,遂渡江至篙山少林寺这段故事。主像达摩高4.9米,近乎圆雕。达靡有用荷禅杖,上挂蒲团和草鞋,左手提佛珠,佛珠粒粒可数。祖师肥头圆脸。
面肌突起,两目圆睁。炯炯有神,胸腹敞露,肋骨横呈,显得勇武有力。身后鱼翻浪滚,僧衣随风卷起,脚踏芦苇,掉头仍身站立在汹涌波涛之中,颇有谁谓河广,一苇航之之风韵。大佛崖的半山腰,有古迹曰啸台。相传黄帝之子玄嚣打猎时在此小憩。是为嚣台。又传魏晋名士孙登来荣,登台长啸,其声悠扬,有如凤凰之音;故北宋《荣州图经》称此为孙登啸台。啸台崖壁还有唐宋摩崖造像,西方极乐世界,十八罗汉,其中罗汉群龛引入注目龛高3.4米,宽4.6米,深0.46米,内刻六尊罗汉,其中三尊头部已毁。
六劈罗汉中间浮雕一株桃树,枝上悬一仙桃。靠仙桃的罗汉,一尊双手交叉乎放在胸前,悠闲自在:另一尊面朝仙桃,似无动于衷。造像表现了他们超脱凡尘,不为利禄所动的神态。这种布局的雕刻为全国罕见,有一定研究价值,已为《中国美术全集四川石窟雕塑》收集。啸台总一郡之胜。唐宋时在此建有栋字轩槛,北宋建一胜亭,供人凭临怀古。若登台极目,东可望巍巍大佛,西可俯幽深龙洞。唐宋以来,这里就是人们乐于游览之地。历史上的楼台亭阁,栋宇轩槛早毁。1982年,根据古籍记载,揣摩宋代一胜亭旧址,在啸台一侧重建一胜亭,供人歇足眺望,凭吊古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