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台湾自由行恢复时间_台湾自由行什么时候解禁
1.楚楚可怜超能少女组的巴贝尔
2.要一条最近的时政新闻和新闻的点评
3.梁秋实是何许人也
4.陈映真的信仰绽放
5.汉城是首尔吗
华人移民美国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从早期卖猪仔式的劳工移民,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知识型新移民,华人在美国的待遇与地位有了很大变化,中美两国的关系也由不平等的、敌对的,逐渐转变为比较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何看待这200多年的华人移民史,如何评价伴随着华人移民而出现的美华文学?这始终是众多海内外专家和学者们所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著名华人作家黄运基在中国出版了长篇《奔流》(沈阳出版社1996年)、《狂潮》(沈阳出版社2003年)和中短篇集《旧金山岁月》(珠海出版社2004年)之后,又由广州花城出版社推出了散文集《唐人街》(2004年底),为我们对以上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文本。
一、以个人经历印证历史发展
文学与历史都要求叙写生活的真实与本质。历史的写作不能虚构,需要大量的资料和数据作为基础,作者个人的经历在写作中不是特别重要;文学的写作不排斥虚构,但个人的经历、尤其是生活细节的真实,却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仅从个人经历来看,黄运基无疑在美华文学创作中占有先机:祖孙三代华侨,自己在美国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在《唐人街》中所写的都是亲身经历的事情,以个人(包括家族)经历印证历史与时代的发展,使这部散文集具有特别真实和厚重的品质。
黄运基在书中自叙:“我的爷爷在他17岁那年当‘契约劳工’,既是我们所理解的‘卖猪仔’来到新大陆建筑中央太平洋铁路。17年后他回国结婚,由于‘法案’的执行,使他回不了美国。”(《话说“华侨文学”》)这里的“法案”指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绝对禁止华工入境十年”的法案。该法案到1884年又作了修订,条款增加到17项,扩大了限制华人移民的范围;1888年再次升级为《斯克特法案》,禁止暂时离境的华工重返美国,把2万多名回中国探亲的华工拒之门外。黄运基的爷爷大概就在这2万名之列。
早期华人移民在美国当苦力,开矿山、修铁路、垦荒地,对美国西部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当美国经济繁荣发展以后,这些华工却成了白人排斥和攻击的对象。由于美国限制华人入境,华人不得不用一些不正常的方式移民,其中一项是“冒籍”。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火灾,移民局的档案全部被烧毁,很多华人趁机冒认是在美国出生,领得美籍证件。在“法官确定了土生儿孙国籍权利之后,又产生另一种冒籍手段。美籍华人到中国探亲回来,就向移民局报告生了孩子(通常是男孩)。这样制造了一个移民空额。几年后,居美华人可以转让或出售这些空额及有关口供资料,让其他华人冒籍入境”。既然是冒籍申请移民,就不能再姓原来的姓,必须改姓移民纸上的姓。黄运基的父亲于1924年以卓姓冒籍移民美国,1948年黄运基也同样以卓姓移民美国,所以黄运基中文名姓黄,英文名却姓卓。合法的姓变成不合法,不合法的姓反而变成合法的,这种现象在美籍华人中相当普遍。
到了60年代,美国移民局发起所谓“坦白运动”,要求冒籍的华人移民向“坦白”自己是“非法入境”,然后根据情况由移民局重新登记办理移民手续,借机打击迫害华人社会的进步人士和异见分子。1962年,黄运基的父亲迫于压力向移民局“坦白”冒籍,黄运基则拒绝“坦白”,而被警察局以“非法入境罪”逮捕。接着,他父亲被迫在法庭上指证亲生儿子是“非法移民”,结果黄运基被判入狱三个月,监守行为五年。为了维护自己的公民权,他跟美国打了十年官司,终于在14年才获准重新申请加入美国国籍。
读着《唐人街》第一辑“岁月留痕”中的系列散文,仿佛跟著作者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的历史,而作者的“美国梦”确实是跟中美关系的风雨阴晴连在一起的。黄运基为了寻梦,“15岁随父亲来到‘自由乐土’的美国,却还未踏足这片‘乐土’便失去了‘自由’,像俘虏似的被送进移民局关押起来,等候审问。就像父亲少年时来美国,被关在没有天使的天使岛上一样”(《失而复得的日记》)。50年代的美国,是极端的麦卡锡主义横行的年代。黄运基在军队服役期间,因为主张美中关系正常化、反对韩战,而被认为是从事“非美”活动,被军事法庭判处“不荣誉退伍”,勒令逐出军队,所有书籍、日记和几万字的长篇手稿都被没收。他顶着巨大压力,长期为中美两国建交而奔走呼吁,与几个朋友发起成立了“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他以一人之力创办了名震一时的《时代报》,在创刊号上报道了尼克松总统访华的“破冰之旅”;访美时,他以《时代报》记者的身份追踪访,写下了一系列报道和评论;里根总统访华时,他作为美国记者团的成员一起随行访;14年他应中国外交部邀请,率领一个美国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国庆25周年庆典;19年1月1日,他在所有美国华文报纸中首先独家报道:美中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鉴于黄运基先生在新闻、出版、翻译、创作,以及长期致力美中友好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卓越贡献,美国旧金山市威利布朗代表旧金山市县议会宣布:1998年2月1日为旧金山“黄运基和美华文化人报日”!与早期华人所受到的歧视、虐待和欺辱相比较,这在美国华人移民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
早在50年代初期,黄运基主张美中建交而被认为是“非美”,受到军事法庭审判,被逐出军队;20多年后尼克松访问中国,却被认为是打开美中关系大门的“英雄”,历史的发展是多么富有戏剧性!因此,有人认为黄运基的政治观念,比至少超前了20年。黄运基的荣辱得失,是随美中两国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他在美国大半生的奋斗历程,充分表现了海外华人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这正是这部书感人至深的地方。
二、穿透时空的洞察力与概括性
唐人街(Chinatown),也叫中国城、华埠,是华人在国外聚居的地方。早年的美国非常排斥和歧视华人,经常有华人移民遭受白人的欺辱、殴打和枪杀。为了团结起来抵御外辱,华人们便集中住在一起,被挤压在一个狭小的生活范围内,逐渐形成这个用四堵无形的厚墙围住的唐人街。
黄运基笔下的唐人街,不仅描绘了让外国人感到神秘的一面,如:香烛缭绕的庙宇,神圣威严的菩萨、神像,雕栏画栋的中式建筑,武术馆、中医馆、药材店、瓷器店、丝绸铺、中餐馆、麻雀馆,还有逢年过节的鞭炮、春联,敲锣打鼓的舞狮、舞龙,粤曲、京剧,以及叫人感到迷惑的华人称为邑界的地缘性组织、称为姓界的血缘性组织、称为堂界的帮会以及行会等四大类型社团。更重要的是,作者以穿透时空的洞察力剖析了唐人街形成的历史原因,指出“唐人街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在不同的年代,你会在唐人街上看到不同的东西,感受到不同的人性的冷暖”、“唐人街还是美中关系的温度计、晴雨表。五六十年代全美刮起政治冷风期间,整个社会不堪,唐人街也不能幸免。70年代,美国要面对现实,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唐人街也像雨过天晴”(《行过都板街》)。这样,唐人街就与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与季节变化,与美中关系,与世界局势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揭示出唐人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在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
丰富的人生阅历,长期从事新闻写作和政治评论,使黄运基的散文没有无病呻吟、鸡零狗碎的毛病,而是有感而发、高屋建瓴、举重若轻,对生活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性。《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作者先从“911”后美国掀起了挂旗热落笔,好像不挂星条旗就不热爱美国一样。接着,又谈到三藩市唐人街的热点问题“易帜”,194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侨社在唐人街的同源会礼堂挂起了五星红旗,当年是“独树一帜”,而且遭到手持棍棒利器的歹徒冲击会场,打伤群众,扯下五星红旗;而现在唐人街绝大多数侨社都降下了,升起了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在举行升起仪式时,美国的和其他政要也会应邀出席观礼。作者仅仅在升旗这个问题上,就概括地反映了唐人街50多年世态人心的沧桑变化。
《香港的黎明》写19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沧桑,那么盛大的交接仪式和欢庆场面,那么多海内外华人和英国人的复杂心态,他竟然只用不到2千字的篇幅就写得洋洋洒洒,隽永传神,妙处横生。作者首先点明香港“回归”是“所有中国人日盼夜望的日子”,描绘了香港各地的欢庆场面,然后抓住交接仪式中最激动人心的降旗和升旗仪式写香港的回归。作者身临其境,“见证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当时香港正下着雨,这雨便具有了象征意义:这是英国殖民主义统治者愁肠寸断、莫可奈何的“泪雨”;同时,这也是“喜雨”,把中华民族百多年来的耻辱洗刷得干干净净!最后,作者以新闻访的形式向几个人问了同一个问题:“在这个历史性时刻,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其中一位女青年说她最想成为19年7月1日约会黎明先生共进早餐的第一个人。以这么短的篇幅容纳这么重大的历史题材,而且又写得这么充实生动,富于象征意义,确实是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对生活具有巨大的艺术概括能力。
他的《四十五年的甘苦》,曾获《人民日报海外版》为纪念建国四十五周年举办的“祖国和我征文”优秀奖。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祖国成立45周年的巨变和成就,表现出“海外的炎黄子孙,魂系中华”的爱国之情,概括性地揭示出“祖国的兴衰,与我们休戚与共”的真切体验,希望中国走上“强国富民”之路,赞颂“中国像个巨人,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世界!今日的祖国,是一块生机勃勃的开心地”!
三、对中西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海外华文文学不同于中国本土文学,就在于它的地域性、民族性、国籍性的多元混杂交融而呈现出来的文学特质。黄运基祖孙三代华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他女儿和外孙、外孙女在美国出生,只会说粤语,汉字认不太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美国华人家庭。在黄运基身上无疑保留着勤劳、节俭、坚韧、善良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同时也具有冒险、热情、好动、外向等西方文化的性格特征。他跟美国人在一起,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办事行动都是美国作派;跟中国人在一起,他又能说一口标准的粤语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待人接物又很有中国的人情味,是一个兼有中西文化优点而少有其缺点的人物。
黄运基在美国生活了57年,最近10多年来频繁往返于太平洋两岸,差不多每年都回祖国住一两个月。他接触的朋友既有两国的平民、政要,也有文学艺术界的名流、雅士,身处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之中,使他对两国的风俗民情和文化特点都有深刻的了解,因此,在他笔下不乏对中西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如《东西之间》客观地分析了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差异,美国人教育孩子从小要独立,不依赖父母,小时候不喜欢别人叫“小孩子”,但老了又不喜欢别人说他们“老”;中国人教育孩子要听大人和老师的话,要做“乖孩子”,老了就倚老卖老,喜欢别人尊其为“老”;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有时谦虚过头显得虚伪,西方却认为做人要自信,要善于表现自己的特长。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甚至在一个家庭两代人的观念上也表现出来:女儿生了儿子,作者便和妻子商量在银行给外孙开设一个教育基金账户,每月存入一笔钱作为外孙将来念书的费用,但女儿女婿在感激之余坚决不同意这样做,他们认为孩子18岁以前父母应尽自己的职责,孩子18岁以后就应当对自己的前途负责,做一个自强自立的青年,不应当依赖父母和爷爷辈。
在《太阳月亮资本家》中,作者反思自己在50年代“可爱的纯真和可哀的偏激”,在日记中狂热地歌颂“太阳”,人为地贬低“月亮”。因为受当时政治观念的影响,认为当工人光荣,当 “资本家”可耻,甚至不敢买车、买房。《机上即景》从一对中国中年夫妇贪小便宜,在美国乘飞机时偷偷拿走4个塑料杯和4个玻璃杯,联想到国内飞机起飞前手机铃声大作、讲话很大声,落地时飞机还在滑行便一窝蜂站起来拿行李的混乱现象,作者认为这些都是国民素质不高的表现。
在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的同时,黄运基也对西方文化进行了严肃的考问。《暴力文化》指出美国的**、电视、报纸新闻、图书出版、场所到处充斥着放火、枪战打斗、抢掠的暴力文化,“目前美国民间拥有各种的总数超过2.3亿支,几乎已到人手一枪的地步美国的店多过麦当劳汉堡包店”,“当整个社会都处在‘暴力文化’的笼罩下,我们的青少年那原是纯真的心灵都被这种‘暴力文化’所侵蚀时,便成为他们便于拿起的可以的武器,美国校园连续发生的枪杀悲剧与这种‘暴力文化’不无关系”。在《魂断双子楼》中,黄运基在对恐怖分子袭击表现出极为愤慨、对2000多美国公民无辜丧生表示沉痛哀悼的同时,也对美国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刻反思:“当我们偏袒以色列以暴易暴反恐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要冷静理性地反省一下,我们对外面世界的所作所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了?”他呼吁人们“在缅怀逝者期盼冤魂安息的时刻,把眼光看得更远,为未来的世界更美好更和平,点燃希望的烛光”!
吸纳中西文化之长而摒弃两者之短,身处美国而又关心中国和世界的局势及人类命运,使黄运基超越了种族与国籍的界限,能够客观、全面、辨证地看问题,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黄运基的散文倾向于写实风格,忠实于生活的原生状态,揭示历史的真实面貌,小至身边琐事,大至国际风云,都可用来作为散文的题材,在揭示美国华人生活的历史与现状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他既有《漫漫心路七十年》、《香港的黎明》等时空跨度很大、描写重大的大手笔,也有《外孙的玩具》、《狱中书简》等从小处落笔、婉约缠绵、亲切感人的小抒情。他的散文,通常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见解见长,而不以华丽的语言和多样的技巧取胜。由于多篇文章写到某一个,有些细节会有重复之嫌。如果作者不急于把故事像新闻那样简洁地呈现出来,而更多地运用一些叙事策略和修辞手法,作品的美学价值可能会更高。我们期待着“人生七十正壮年”的黄运基先生将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楚楚可怜超能少女组的巴贝尔
日本寺庙大多数代代相传,寺里的僧人并不是传统和尚,而是寺庙的管理者“坊主”,可以娶妻成家。加之明治时期废佛毁释运动倡导吃肉成家自由,进而发展成现状。
日本僧人被称为“坊主”,主要负责寺院附近信徒的宗教生活,特别是靠行葬礼和墓地的收入,就可以维持安定的生活。日本和尚可以公开结婚,一般是长子承继父亲衣钵,日语称作“后继”;长子以下诸子,都会进入社会谋生,自由选择职业,也有在家中同长兄同做和尚的情形。如果和尚没有儿子,其子或由于疾病等原因不能或不愿做和尚的,常常为长女招婿入赘,继承父亲的和尚衣钵。
日本僧人一般都有高等学历,日本佛教大学很大,不少学生就是将来要做“坊主”的和尚之子,也有将来打算做尼僧的女子入学。当然佛教大学也收非僧人出身的学生,和尚之子也不一定非在佛教大学中读书,而且佛教大学除了佛教以外,也开设其他许多科目,跟世俗大学没有太大区别。他们有资格在学校以及少年感化院、监狱等地,当教员或教官。所以,日本和尚大多可以从事社会工作。
日本僧人在明治维新之后,普遍娶妻,这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由于近代欧洲著名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基督新教教职人员打破天主教的惯例,开始允许结婚。我们也不能因为日本僧人娶妻,就将其视为异类,或认为日本佛教只有佛、法二宝,没有僧宝。事实上日本“坊主”确实是在做着弘扬佛教的工作,他们绝不是白衣信徒,普通信徒的佛教生活是在他们引领之下的。
要一条最近的时政新闻和新闻的点评
「巴贝尔」(Base ofBackingESPLaboratory),即超能力支援研究所,接受国内的超能力政策之国的组织,其前身为1940年时的「帝国陆军特务超能部队」。现任局长桐壶帝三,「影子首领」管理官蕾见不二子。局长声称「巴贝尔」是,活用超能力者的能力以贡献社会的国家机构。
「巴贝尔」的目标与理想为:普通人与超能力者的和平、共存身存的世界。
「巴贝尔」的任务包括:超能力研究、处理超能力者的犯罪、预知的事故阻止、大型灾害与事故的救助等、巴贝尔的任务很多种、警察与消防的联手。与自卫队的关系很深、运用主任需参加过自卫队的训练。出场的普通人与接触感応能力者戦闘力低有巴贝尔超能力者护身用武器、机关枪与手榴弾可使用。有着自卫队的阶级制度、有局长直属的战斗部队的存在(但是由于局长常常为了无聊的理由而出动战斗部队而使的战斗部队的士兵们常有想辞职去投报自卫队的想法)。
「巴贝尔」每年都进行全国性的ESP检查,超度4以下者,为其配置ESP限制器,让其能如普通人般生活;而超度4以上者,则招募到本部进行训练培养,表现优异者则成为ESP特务,为其组队并调配普通人为主任。现场的出动基本以ESP和现场运用主任组成队制,「巴贝尔」现场的出动基本以超能力者和现场运用主任(普通人)成队制,现有超能少女组、奇幻猎犬、双面夏娃、小野猫、楚楚可怜影武者等ESP特务队伍,除此之外,单行本20还出现了一架为了对付潘朵拉机器人而制作的巴贝尔机器人。巴贝尔的运用主任需参加过自卫队的训练。出任务的主任与战斗力较低的ESP都持有ESP护身用武器、机关枪与手榴弾皆可使用。
The Children
超能少女组
超能度7的三名ESP特务少女明石薰、野上葵、三宫紫穗与现场指挥主任皆本光一组成,公认为「巴贝尔」最强、默契最好的队伍,顺利完成多次危险任务。本作中,为了避免10年后“超能力者和普通人的最终戦争”奋斗著,现场指挥主任皆本光一引导她们,经历无数困难,以成长中的明石薰、野上葵、三宫紫穗为中心展开。时间的经过、薰在本作开始时小学4年级(10岁)、第10巻7th sense升上小学5年级、第16巻3rd sense升为国中1年级。
日本公认的3位超能度7的少女。此将来抱很大的期待、用专用的限幅器限制其超能力(不过只能下降3个超能度)。另外一方面也怕发生“超能力者和普通人的最终戦争”,以专案“悬案事项666号”称呼“超能少女组为天使还是恶魔”,巴贝尔的予知部所预知的,此专案为巴贝尔最高机密。因为巴贝尔方面向教育机关拜托而进入学校就读,因跟皆本的约定在校时伪装成超能度2的学生。超能少女组于第18卷知道有关伊号的预知与兵部对她们称呼的原因。
薰、葵和紫绪三人在5岁时在「巴贝尔」相遇,因超能力的关系受到他人的排斥,造成对于他人不信任的态度,在当时能理解与接纳彼此的,只有同为超度7的伙伴,因而三人培养出他人无法动摇的深厚友情。后来三人与皆本光一真诚的相处后才逐渐敞开心扉,但对敌视ESP的普通人还是心存芥蒂。三人通过巴贝尔的测试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少女们跟皆本约定在校时伪装成超能度2的学生。
另外一方面在ESP预知中,「The Children」的三名少女在10年后将参与发动惨烈的“ESP和普通人的最终战争”,巴贝尔以专案“悬案事项666号”称呼“「The Children」是天使还是恶魔”,其预知结果为巴贝尔最高机密。
人物 人物介绍 明石薰(あかし かおる)
CV:平野绫台湾:郭馨雅
生日:7月30日
年龄:小学生篇为10岁,中学生篇为12岁
星座:狮子座
血型:O型
20岁时体型:B88、W56、H85
对自己未来时的评价:胸部大却没长脑袋的女人!!!
限幅器设计成太阳造型的手表型限幅器
拥有超强大力量的超能度7的念动能力者
家庭成员母亲和姊姊都是艺人。
女主角之一,在「The Children」中是首领一般的活泼之人,性格冲动但充满正义感。
能将念力做任何形态的使用,例如一般的移动东西或特殊的冲击波攻击。在「The Children」中力量攻击力最为强大,但也曾经发生超能力失控的情况。
非常好色,经常进入大叔模式,对异常执着。在上了中学之后,大叔模式和少女模式产生了抗衡,变得较有女人味。很有运动天分,非常会打篮球。学习状态为逃避型,逃避现实主义者。进入国中之后,渐渐发现自己对皆本的感情慢慢变化了。
在ESP预知中的10年后的未来被称为「破坏之女王」,是10年后潘多拉的领导者,也是ESP与普通人最终战争发起者之一,预知的结局是遭皆本光一以热线枪射杀。
限幅器是设计成太阳造型的手表型限幅器。小学时期是短发,在升国中之前把头发留长了,目标是三人里头发最长!
角色歌曲:01. NO!!! 02. ひまわり 09.WITH (大人版的小薰唱的 收录在专辑level 7) 04.流れ星☆ロマンちっく (收录在专辑level 7 与小葵&;紫穗一起唱的) 野上葵(のがみあおい)
CV:白石凉子香港:张雪仪台湾:詹雅菁
生日:12月26日
年龄:小学生篇为10岁,中学生篇为12岁
星座:山羊座
血型:A型
20岁时体型:B80、W56、H83
对自己未来时的评价:胸部又平又爱抛媚眼的眼镜娘!!!
限幅器设计成月亮造型的耳环型限幅器
最强超能度7的瞬间移动能力者
家庭成员有父母和一个弟弟。
女主角之一,拥有在各空间自由转移的能力,对超能力操纵自如,也能让身体进行部分的转换攻击。
在「The Children」当中比较接近普通人, 在3人组中是最努力的。比起其余两人给人较能自控的感觉,也比较像正常女生,性格比较两人成熟。关西口音与眼镜总是她的特徵。学习状态为努力型,每天都会规划读书的时间,做好学生的义务。
在ESP预知中的10年后的未来被称为「速度之女神」,也是10年后ESP与普通人最终战争发起者之一。
限幅器是设计成月亮造型的耳环型限幅器,本来是满月造型后期改为三日月造型 小学到国中时期发型一样,本人是希望能越留越长。
角色歌曲:01. 瞬感少女 02. 3 Shinin’3 08.瞬间を越えるSmile (大人版的小葵唱的 收录在专辑level 7) 04.流れ星☆ロマンちっく (收录在专辑level 7 与小薰&;紫穗一起唱的) 三宫紫穂(さんのみやしほ)
CV:户松遥香港:魏惠娥台湾:冯嘉德
生日:2月12日
年龄:小学生篇为10岁,中学生篇为12岁
星座:水瓶座
血型:AB型
20歳时体型:B96、W57、H87
对自己未来时的评价:感觉是个阴险又讨人厌的女人!!!
限幅器设计成星星造型的戒指型限幅器
最强超能度7中接触感应能力者
家庭成员有父亲和母亲,父亲是警视厅长。
女主角之一,能够从接触的物体中获取各种各样情报。是「The Children」值得信赖的参谋。
由于自身的接触感应能力,所以个性比另外两人还早熟。自从能读取别人的心开始,便成为一个性格严肃的人。讨厌蔬菜类食物和幽灵鬼怪,喜欢零食。外表纯真,但是却很阴险,由于接触感应者较没有攻击力,所以使用来防备和攻击,也会从身上拿出别的恐怖武器如电击棒等。
个性腹黑,阴险邪恶,有时会整皆本或其他人。学习状态为天才型,几乎不用学习,因为只要摸一下纸张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在ESP预知中的10年后的未来被称为「禁断之女帝」,也是10年后ESP与普通人最终战争发起者之一。
小学时期是短发小梨花头,在升国中之前把头发留长了,虽然看起来不长,但紫穗的头发是属于自然卷所以头发可能是三人中最长的。
角色歌曲:01. さわってViolet 02. 浓密ウィスパー 07.トキメキの星屑 (大人版的紫穗唱的 收录在专辑level 7) 04.流れ星☆ロマンちっく (收录在专辑level 7 与小薰&;小葵一起唱的) The Children主任 人物 人物介绍 皆本光一(みなもとこういち)
CV:中村悠一(少年时代:钉宫理惠) 台湾:魏伯勤/ 少年时代:詹雅菁
生日:9月18日
年龄:初登场20岁
星座:处女座
血型:B型
身高:180cm
「The Children」的现场运用主任。阶级是中尉。之后被蕾见管理官增加权限为拥有所有超能特务的指挥权。
家庭成员有母亲和奶奶。在作品的第一卷的短篇版曾经提到过他也是LV7的超能力者,超能力为反超能力
本故事男主角,聪慧与冷静的菁英。小时候由于智力太高而被送到特殊学校就读,这是本人不好的回忆。原是隶属「巴贝尔」研究所的开发研究员,后因机缘巧合被局长看上拐来当了「The Children」的主任。常被三位女主角捉弄,此外登场的女角色对其都有好感(隐藏后宫模式?)
是个家庭主夫、万人迷,也是天才科学家,武器是。初登场曾因小薰的能力失控为保护她而窒息昏迷,此后为能承受超能少女组的“攻击”而持续锻炼身体,现在力气很大。经常被吐槽是萝莉控,但死不承认。
透过伊九号的预知能力得知10年后会枪杀薰的未来,目前正极力要改变和阻止这个未来成真。 管理官 人物 人物介绍 蕾见不二子(ふじこ)
CV:野上尤加奈香港:张雪仪台湾:汪世玮
年龄:初登场为83岁,白发,外表停留在18岁的模样。
三围:B102、W56、H86
拥有接触吸收能力,超能力度6 以上的复合能力者,在战斗时可以瞬间达到超能度7的实力。
「巴贝尔」的创办人之一,是「巴贝尔」的「影子首领」,拥有最高指挥权的管理官。能够通过接触从接触部位吸收别人的能量和超能力,藉此增加自身的能力,其副作用是身体停止老化(其实只是单纯的想保持青春?)。是「巴贝尔」的秘密武器。
蕾见男爵家族的千金,父亲收养兵部京介做养子,所以不二子算是兵部的姐姐。世界大战存活者,原「陆军特务超能部队」成员,与兵部和伊九号是当年的同僚。兵部犯罪后是不二子将其逮捕并关押在「巴贝尔」监狱。
自兵部被关押后就在「巴贝尔」研究所沉睡了十年,给下属的指示是「兵部一有行动就叫醒我」,但大门上却写着「打扰我睡眠的人将受到诅咒」。
每天都要保持18小时的睡眠,超能特务称号是「The Sleeping Snow White」(沉睡的白雪公主)。自称本人「比护卫舰和轰炸机更可靠」,但常因睡懒觉和花长时间化妆以致经常出任务迟到。得知10年后的预知后,深信「The Children」和皆本光一之间的爱可以改变未来(只是女人的直觉?)
喜欢使用接吻来吸取他人力量,初登场就夺走少女组的初吻。很孩子气,但是实力极强。其父亲曾说过她是「天生的女王」。时常会恶整皆本或其他人。目前致力于调教皆本成为萝莉控。
隐藏模式:接吻魔模式!!
角色歌曲:微睡Gry Lips (收录在广播剧CD EPS.3rd ~一意奋闘!蕾见ばーちゃんの绝対love×love教室~) 局长:桐壶帝三
CV:小杉十郎太台湾:宋克军
年龄:53岁
「巴贝尔」现任局长。教育理念贯彻「糖果与鞭子」,超级无敌溺爱「The Children」的欧吉桑,做事情很认真!(不管是该认真的还是不该认真的)成立「巴贝尔」的原因是希望普通人能跟超能力者和睦相处。
局长拥有直属的战斗部队「K.S.F」(但是由于局长常常为了无聊的理由而出动战斗部队而使的「K.S.F」的士兵们常有想辞职去投报自卫队的想法)。因为常常滥用国家经费使的日本们想要踢掉局长换新的人,当初会当上局长是靠不二子的推荐。
隐藏模式:高超战斗模式!!
角色歌曲:シュビドゥ B.A.B.E.L. (与柏木女警官一起唱的,收录在广播剧CD EPS.1st ~和気蔼々!爱と平和が地球を救う!~)
秘书官:柏木胧
CV:浅野真澄台湾:汪世玮
年龄不明,局长秘书官。阶级为上尉。
美女秘书,为薰想要一起洗澡的对象,受到很多男性的爱慕。跟紫穗一样很腹黑。做事认真努力,但偶尔也会露出迷糊的一面。身上随时携带格林机枪,腹黑时会使用。个性好到不能再好,管理事情来比局长还厉害的女性。不管别人对她做什么或是说什么都不会生气的成熟女性,在「巴贝尔」有着不小的人气。
隐藏模式:酒醉模式!!
角色歌曲:プロフィールもnot解禁っ
医生&;特务:贤木修二
CV:谷山纪章台湾:宋克军
年龄:22岁
生日:6月28日
星座:巨蟹座
血型:A型
身高:185cm
超能力度6,接触感应能力者。
是名好色的花花公子,不过本质是为正直善良的天才医生。隶属「巴贝尔」医疗研究所开发部。
由于接触感应者较没有攻击力,所以也是使用来防备和攻击,此外,也有一把特制的长棍做为近战武器。超能特务称号是「The Exploratory」(诊察者)。
跟皆本是大学同学挚友,以捉弄皆本为乐。常邀请皆本去联谊,但都被拒绝。皆本外出时贤木都会代为照顾少女组,也是家庭主夫之一。被兵部或叶称做为“庸医”或“螃蟹头”。经常与同是接触感应能力者“后辈”的紫穗较劲,但基本都是超能度7的紫穗赢。
隐藏模式:联谊模式
护理员:末摘花枝
CV:下屋则子台湾:冯嘉德
超能度6。精神感应能力者。拥有催眠的能力。
冲绳的离岛终末医疗介护,専门的国立医院职员。阶级为上士。
个性温柔又天真的人,为了医院医疗经费的增加而答应参与不二子的“皆本王子改造”(其实就是萝莉控育成?)后来因为M属性完全沦为不二子的奴仆了(一部分也是因为本人很喜欢被别人指使的感觉)。由于真面目长的很可怕,所以平时都以变身(催眠他人)后的模样出现。
特务小队:The Wild Cat 小野猫
「The Wild Cat」成员:梅枝直美
CV:藤村步台湾:汪世玮
年龄:16岁
生日:5月28日
星座:双子座
血型:AB型
美少女高中生,超能力度6,念动能力者。擅长操作雷电来进行攻击的念动力昏厥压制。
12岁时被谷崎主任选中,从超能度4经过训练后发展成现在的超能度6。是个认真、大方、坦率又乖巧的16岁高中女孩,品学兼优、运动万能又带点天然呆,完全是个大叔杀手!常被谷崎骚扰,原本没被骚扰的自觉直美在三人组的刺激后觉醒里人格,一旦被骚扰立即抓狂放电扑杀。此后明白自己讨厌大叔和大叔主任,从而把队名「The Kitty cat」(凯蒂猫) 改成「The Wild Cat」(小野猫)。
角色歌曲:01. 半分子猫シンフォニー 02. 703 SENSATIONAL
「The Wild Cat」主任:谷崎一郎
CV:家中宏台湾:魏伯勤
年龄:36岁
实施「Kitty cat」养成(即光源氏),也是导致直美外号改成「Wild Cat」的主因者。
想把直美培育成最完美的女人。基本上是个工作认真的家伙,只不过在直美面前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一有机会就会奇袭直美(但没有一次成功)。似乎是个M,常常被直美打得很惨的入院。
角色歌曲:职场恋爱おぼえていますか?(与直美一起唱的)
特务小队:奇幻猎犬
拥有特殊能力的合成能力者,因为他们的能力跟自然有关连,其中的成员初音有变身成狼的能力因而叫奇幻猎犬。
「奇幻猎犬」成员:宿木明
CV:大浦冬华台湾:詹雅菁
年龄:初登场15岁
生日:10月16日
星座:天秤座
血型:B型
超能度2~4。合成能力者。具有可将意识与其他生物交换的能力。
虽然年纪轻轻却是个很懂事的人,为了让初音吃饱自己吃什么都无所谓。与初音为了成为超能特务而加入「巴贝尔」,后如愿以偿。宿木家与犬神家是联盟关系,明和初音情若兄妹,但常为初音的伙食费头疼(这是想成为超能特务主要原因)。
隐藏模式:省吃减用模式
「奇幻猎犬」成员:犬神初音
CV:清水爱香港:张雪仪台湾:汪世玮
年龄:初登场14 岁
生日:11月7日
星座:天蝎座
血型:O 型
超能度2~4。合成能力者。具有变形的能力。
因为家庭因素使她的个性像是只狼,所以容易因为单一感情引响情绪。虽然表面上非常野性,但功课也很好。与明为了成为超能特务而加入「巴贝尔」,能力十分出色,能够变身成狼和鸟人,但是一旦控制不住欲望就会失控(主要是食欲)。因野兽本能明白薰的“兽性”比自己强而称她为“BOSS”。
隐藏模式:兽性模式
「奇幻猎犬」主任:小鹿圭子
CV:声优:中岛沙树台湾:郭馨雅
「奇幻猎犬」指挥主任。起初因为与明过于亲近,使初音感到不满,而不愿听从其指挥,后来在野外求生的考验中与初音的关系开始转好,也受到初音的认同而愿意听从指挥,现在转而便得跟初音很亲密。
是个动画迷,尤其是和动物有关的。每当初音表现良好时,便会给初音吃肉类食物或点心。在训练学校以第一名的身份毕业。个性迷糊。
特务小队:双面娇娃
「双面娇娃」成员:常磐奈津子&野分莹
CV:中尾衣里&佐藤利奈
20岁,超能力度5,能力者&心电感应能力者。
超能柜台**「双面娇娃」
最像一般普通人的超能力者,就像是普通的办公室的OL。「双面娇娃」是「巴贝尔」的柜台**,负责查核访客的身份。每次一有客人来到「巴贝尔」时,当检查完毕时,两人就绝对会说出该客人的心事或伤脑筋的事,同时也以把自己的思想输入对方的脑中,由于常常因为这样而吓跑别人使的局长很伤脑筋。
隐藏模式:恶魔模式!!
特务小队:楚楚可怜影武者
原「暗黑幽灵」旗下杀手的少年,被超能少女组解除洗脑后被「巴贝尔」接管保护,在离岛终末医疗介护専门的国立医院照顾老人。洗脑被破除之后记忆也跟着丧失,却深深相信超能少女组曾经救过他们。复原后加入「巴贝尔」成为超能特务,「楚楚可怜影武者」为保护「The Children」而成立,在「The Children」出任务期间以操纵替身人偶代替她们在学校活动,以「The Children」的护卫为主要任务。
「楚楚可怜影武者」成员:
CV:近藤 隆
高阶念动能力,合成能力者。可以控制金属,尤其是铅。因而操作,曾说过自己没也能发射。原「暗黑幽灵」旗下被控制的杀手,代号「枪神」。洗脑解除后丧失记忆,现在是「巴贝尔」ESP特务。
由于能力与训练的关系,个性就像是个军人一样严肃,做事也很有原则,对话大多是使用敬语居多,对于一般常识则有待加强。和提姆一样是动漫迷和宅男,两人都非常喜欢「楚楚可怜小LOLI」,也参加网络的后援会之类的活动。
特务技官,在替身人偶有危险时加以保护。常以军人自称,本身也是个军事迷。常穿着军服及服,头上总是绑了一条头带,随身一把。
隐藏模式:御宅模式!!!
「楚楚可怜影武者」成员:提姆
CV:皆川纯子
能力为玩具,念动力与催眠能力的复合能力者,能操纵与超能少女组长相一样的的替身人偶(楚楚可怜影武者)。原「暗黑幽灵」旗下被控制的杀手,代号「游戏提姆」,洗脑解除后丧失记忆,现在是「巴贝尔」ESP特务。
同九具津隆是个人偶师,曾表示不想输给九具津隆,也曾协助超能少女组与柏木少尉制造机器皆本妙丽(但最后被皆本发现、接着被兵部带走、最后自爆)。
隐藏模式:御宅模式!!!
梁秋实是何许人也
2009年9月11日下午4时,受世人关注的案宣判。当天,法官指出在机要费案、洗钱案、龙潭购地案中涉及的数项罪名成立(注:包括贪污罪、洗钱罪、利用职务收贿罪和伪造文书罪等)。数罪并罚,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罚金2亿新台币。其妻、女、儿媳、女婿和多名亲信也被判有罪。当年以贫户的农家子起家,打着反独裁、反贪腐、反裙带关系的旗号异军突起,最终成为一个靠普选登上最高权力宝座、实现政党和平轮替的政治人物,爬上个人成功的巅峰。台湾因此被捧为“实现民主政治”的典范,他本人也一度获得国际社会的好评和国际传媒的青睐。
曾几何时,高呼反独裁的他即使在民进党内也被诟病为“一言堂”、“家长作风”,高呼反贪腐的他却交出一项破政治人物贪腐纪录的12亿新台币账单,高呼反裙带关系的他却闹起了“一妻二秘三师四亲家”、一荣俱荣的“五子登科”,曾为他带来权力和荣耀的民主选举、政党轮替,却又被他亲手“调戏”—— 台北街头那颗诡异的,所击碎的又岂仅仅是连战的“大选”梦?
直至今日,仍有人执著地认为,民主选举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政治不清明,可以通过民选让能者上,庸者下,通过换人澄清吏治;经济振兴乏力,可以通过民选实现的更迭,并进而实现经济政策的修正;社会公平无法保证,可以通过选举换上一个铁腕人物,打破既得利益者的藩篱。
但执政八年的沉浮却无情地揭露了这种说法的局限性:种种美好的设在这8年里仿佛一下全都“接触不良”,民选上台的几乎一手遮天地把台湾政治、经济和族群关系、社会和谐都带进死胡同,并毫无顾忌地在第一次任满后,吃了民选一把“豆腐”。
这当然不是民主或民选的错。台湾人开始唾弃阿扁,并不意味着他们希望回到国民党独裁专制的戒严时代。
民主固然是个好东西,却仅仅是社会现代化的一环,而绝非社会现代化的一切。要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自由化,社会的成熟化,法制的健全化,民智的理性化,以及舆论监督的正常化,都需均衡发展,同步前进,如果仅仅推动普选和舆论解禁,而在其他各领域止步不前,就很可能给个别阿扁式政治讼棍以可乘之机,让他们得以挟持民意、操弄民粹,借民主的躯壳谋一己之私,借舆论监督的形式行攻讦政治对手之实。“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对于锒铛入狱的而言,不仅“不暇”,怕也不愿、不敢对自己的人生浮沉作一番认真的反思。但对他人、后来人而言,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注重均衡发展、同步前进,以免给“们”以可乘之机。这或许是通过审视案,审视这个所谓“台湾之子”的人生轨迹,所应得到的启示和镜鉴吧。
经典吧!
陈映真的信仰绽放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合著,1923(自费刊印)
《浪漫的与古典的》(评论集)1927,新月
《骂人的艺术》(杂文集)1927,新月
《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新月
《偏见集》(评论集)1934,台.正中
《约翰孙》(评论)1934,商务
《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台.正中
《实秋自选集》1954,台北胜利书局
《谈徐志摩》(散文)1958,远东
《梁实秋选集》1961,台北新陆出版社
《清华八年》(散文)1962,重光
《秋室杂文》1963,文星
《文学因缘》(散文)1964,文星
《谈闻一多》(散文)1967,传记文学
《秋室杂忆》(散文)1969,传记文学
《略谈中西文化》10,台北进学书局
《实秋杂文》10,仙人掌
《关于鲁迅》10,台北爱眉出版社
《实秋文存》11,蓝灯
《西雅图杂记》(散文)12,远东
《雅舍小品续集》 13,台.正中
《看云集》(散文)14,志文
《槐园梦忆》(散文)14,远东
《梁实秋自选集》 15,黎明
《梁实秋论文学》 18,时报
《梁实秋札记》18,时报
《白猫王子及其他》(散文)1980,九歌
《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台.正中
《雅舍杂文》 1983,台.正中
《雅舍谈吃》(散文集)1986,九歌
《英国文学史》1985,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
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1928,新月
《结婚集》(短篇集)瑞典斯特林堡著,1930,中华
《潘彼得》()英国巴利著,1930,商务
《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1933,商务
《职工马南传》(长篇)英国哀里奥特著,1932,商务
《商人》(剧本)英国莎土比亚著,1936,商务
《奥赛罗》(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哈盂雷特》(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暴风雨》(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7,商务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1944,黄河书局
《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1945,重庆黄河出版社
《咆哮山庄》(长篇)英国 E.勃朗特著,1955,台.商务
《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1956,台.正中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1967,文星
《雅舍译丛》(诗文集)1985,
《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1986,远东
~~~~~~~~~~~~~~~~~~~~~~~~~
~~~~~~~~~~~~~~~~~~~~~~~~~
梁实秋与鲁迅
关于鲁迅
梁实秋
近来有许多年青的朋友们要我写一点关于鲁迅的文字。为什么他们要我写呢?我揣想他们的动机大概不外几点:一、现在在台湾,鲁迅的作品是被列为,一般人看不到,越看不到越好奇,于是想知道一点这个人的事情。二、一大部分青年们在大陆时总听说过鲁迅这个人的名字,或读过他的一些作品,无意中不免多多少少受到***及其同路人关于他的宣传,因此对于这个人多少也许怀有一点幻想。三、我从前曾和鲁迅发生过一阵笔战,于是有人愿意我以当事人的身份再出来说几句话。
其实,我是不愿意谈论他的。前几天陈西滢先生自海外归来,有一次有人在席上问他:“你觉得鲁迅如何?”他笑而不答。我从旁插嘴,“关于鲁迅,最好不要问我们两个。”西滢先生和鲁迅冲突于前(不是为了文艺理论),我和鲁迅辩难于后,我们对鲁迅都是处于相反的地位。我们说的话,可能不公道,再说,鲁迅已经死了好久,我再批评他,他也不会回答我。他的作品在此已成,何必再于此时此地“打落水狗”?所以从他死后,我很少谈论到他,只有一次破例,抗战时在中央周刊写过一篇“鲁迅和我”。也许现在的青年有些还没有见过那篇文字,我如今被催逼不过,再破例一次,重复一遍我在那文里说过的话。
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命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写过不少批评鲁迅的文字,好事者还曾经搜集双方的言论编辑为一册,我觉得那是个好办法,让大家看谁说的话有理。我曾经在一个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书刊,我觉得这是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的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鲁迅本来不是***徒,也不是同路人,而且最初颇为反对当时的左倾分子,因此与创造社的一班人龃龉。他原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公务员,在北洋军阀中的教育部当一名佥事,在北洋军阀多次人事递换的潮流中没有被淘汰,一来因为职位低,二来因为从不强出头,顶多是写一点资料的文章,或从日文间接翻译一点欧洲作品。参加新青年杂志写一点杂感或短篇之后,才渐为人所注意,终于卷入当时北京学界的风潮,而被章行严排斥出教育部。此后即厕身于学界,在北京,在厦门,在广州,所至与人冲突,没有一个地方能使他久于其位,最后停留在上海,鬻文为生,以至于死。
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他是绍兴人,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他的国文的根底在当时一般白话文学作家里当然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所谓杂感)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他的文字,简练而刻毒,作为零星的讽刺来看,是有其价值的。他的主要作品,即是他的一本又一本的杂感集。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个态度并不算错。北洋军阀执政若干年,谁又能对现状满意?问题是在,光是不满意又当如何?我们的国家民族,政治文化,真是百孔千疮,怎么办呢?慢慢的寻求一点一滴的改良,不失为一个办法。鲁迅如果不赞成这个办法,也可以,如果以为这办法是消极的妥协的没出息的,也可以,但是你总得提出一个办法,不能单是谩骂,谩骂腐败的对象,谩骂别人的改良的主张,谩骂一切,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张。而鲁迅的最严重的短处,即在于是。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字,逼他摊牌,那篇文章的标题即是“不满于现状”。我记得我说:“你骂倒一切人,你反对一切主张,你把一切主义都褒贬的一文不值,你到底打算怎样呢?请你说出你的正面主张。”我这一逼,大概是搔着他的痒处了。他的回答很妙,首先是袭用他的老战术,先节外生枝的奚落我一番,说我的文字不通,“褒”是“褒”,“贬”是“贬”,如果不作为贬用,贬字之上就不能加褒,(鲁迅大概是忘记了红楼梦里即曾把“褒贬”二字连用,作吹毛求疵解,北方土语至今仍是如此。)随后他声明,有一种主义他并没有骂过。我再追问他,那一种主义是什么主义?是不是共产主义?他不回答了。(当面对被揭出的人生黑暗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智者将以深思,回省自身,然后择法改之;愚者不谋自赎,反指责对方不详细告知自己哪里是坦途。----宇慧按)
不要以为鲁迅自始即是处心积虑的为***铺路。那不是事实,他和***本来没有关系,他是走投无路,最后逼上梁山。他从不批评共产主义,这也是不的,他敞开着这样一个后门。所以后来***要利用他来领导左翼作家同盟时,一拍即合。事实上,鲁迅对于左倾分子的批评是很严厉的,等到后来得到***的青睐而成为左翼***的时候,才停止对他们的攻击。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他以生硬粗陋的笔调来翻译俄国***的“文艺政策”。这一本“文艺政策”的翻译,在鲁迅是一件重要事情,这很明显的表明他是倾向于***了。可是我至今还有一点疑心,这一本书是否鲁迅的亲笔翻译,因为实在译得太坏,鲁迅似不至此,很可能的这是***的文件硬要他具名而他又无法推卸。这一文件的寿命并不长,因为不久俄国的文艺界遭受大整肃,像卢那卡尔斯基,普列汉诺夫,玛耶卡夫斯基,全都遭受了最悲惨的命运,上海的“普罗文艺运动”亦即奉命偃旗息鼓,所谓“左翼作家同盟”亦即奉命匿迹销声,这一段戏剧式的转变之经过详见于伊斯特曼所著之“穿制服的艺术家”一书。经过这一段期间,鲁迅便深入***的阵营了。
在这个时候,我国东北发生了中东路抗俄。东北的军阀割据,当然是谁也不赞成的。可是当我们中国的官兵和苏俄帝国主义发生了冲突,而且我们的伤亡惨重,国人是不能不表关切的。这对于中国***及其同情者是一个考验。我很惊奇的在上海的马路旁电线干及各处的墙壁上发现了他们的标语“反对进攻苏联!”我很天真的提出了询问:是中国人进攻苏联,还是苏联侵入了中国?鲁迅及其一伙的回答是:中国军阀受帝国主义的唆使而进攻苏联。经过这一考验,鲁迅的立场是很明显的了。
鲁迅没有文艺理论,首先是以一团怨气为内容,继而是奉行苏俄的文艺政策,终乃完全听从苏俄及***的操纵。这种判断句毫无力度。
鲁迅死前不久,写过一篇短文,题目好像就是“死”,他似乎感觉到不久于人世了,他在文里有一句话奉劝青年们,“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们也不必以人废言,这句话便是:“切莫作空头文学家。”何谓空头文学家?他的意思是说,文学家要有文学作品,不是空嚷嚷的事。这句话说的很对。随便写过一点东西,便自以为跻身文坛,以文学家自居,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怪不得鲁迅要讽刺他们。可是话说回来,鲁迅也讽刺了他自己。鲁迅死后,马上有人替他印全集,因为他们原是有组织的、有人、有钱、有机构,一切方便。猩红的封面的全集出版了,有多少册我记不得了,大概有十几册到二十册的光景。这不能算是空头文学家了。然而呢,按其内容则所有的翻译之类一齐包括在内,打破了古今中外的通例。鲁迅生前是否有此主张,我当然不知道,不过把成本大套的翻译作品也列入全集,除了显着伟大之外,实在没有任何意义。幸亏鲁迅翻译了戈果里的“死魂灵”而未及其他,否则戈果里的全集势必也要附设在鲁迅全集里面了。
鲁迅的作品,我已说过,比较精彩的是他的杂感。但是其中有多少篇能成为具有永久价值的讽刺文学,也还是有问题的。所谓讽刺的文学,也要具备一些条件。第一、用意要深刻,文笔要老辣,在这一点上鲁迅是好的。第二、宅心要忠厚,作者虽然尽可愤世嫉俗,但是在心坎里还是一股爱,而不是恨,目的不是在逞一时之快,不在“灭此朝食”似的要打倒别人。在这一点上我很怀疑鲁迅是否有此胸襟。第三、讽刺的对象最好是一般的现象,或共同的缺点,至少不是个人的攻讦,这样才能维持一种客观的态度,而不流为泼妇骂街。鲁迅的杂感里,个人攻讦的成分太多,将来时移势转,人被潮流淘尽,这些杂感还有多少价值,颇是问题。第四、讽刺文虽然没有固定体裁,也要讲究章法,像其他的文章一样,有适当的长度,有起有讫,成为一整体。鲁迅的杂感多属断片性质,似乎是兴到即写,不拘章法,可充报纸杂志的篇幅,未必即能成为良好的文学作品。以上所讲也许是过分的苛责,因为鲁迅自己并未声明他的杂感必是传世之作,不过崇拜鲁迅者颇有人在,似乎不可不提醒他们。
在方面,鲁迅只写过若干篇短篇,没有长篇的作品,他的顶出名的“阿Q正传”,也算是短篇的。据我看,他的短篇最好的是“阿Q正传”,其余的在结构上都不像是短篇,好像是一些断片的零星速写,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单就一部作品而论,“阿Q正传”是很有价值的,写辛亥前后的绍兴地方的一个典型的,在心理的描绘上是很深刻而细腻。但是若说这篇是以我们中国的民族性为对象,若说阿Q即是典型的中国人的代表人物,我以为那是夸大其辞,鲁迅自己也未必有此用意。阿Q这个人物,有其时代性,有其地方性。一部作品,在艺术上成功,并不等于是说这个作家即能成为伟大作家。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必须要有其严肃性,必须要有适当的分量,像“阿Q正传”这样的作品似乎尚嫌不够把它的作者造成一个伟大作家。有一次肖伯纳来到上海,上海的所谓作家们便拥出我们的“伟大作家”鲁迅翁来和他会晤,还照了一张像在杂志上刊出来,一边站着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须发银白的肖伯纳,一边站着的是身材弱小头发蓬□的鲁迅,两相对照,实在不称,身量不称作品的数量分量也不称。这种比较倒实在有胡搅蛮缠之嫌。
在文学的研究方面,鲁迅的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那本“中国使略”,在中国的方面他是下过一点研究的功夫的,这一本书恐怕至今还不失为在这方面的好书。我以为,至少这一本书应该提前解禁,准其流通。此外,我看不出他有什么别的贡献。有人说,他译过不少欧洲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我的知识太有限,我尚不敢批评那些所谓“弱小民族”的文学究竟如何。不过我想,鲁迅的翻译是从日文转译的,因此对于各民族的文学未必有适当的了解,并且鲁迅之翻译此类文学其动机可能是出于同情,对被压迫民族的同情,至于其本身的文学价值,他未必十分注意。
五四以来,新文艺的作者很多,而真有成就的并不多,像鲁迅这样的也还不多见。他可以有更可观的成就,可惜他一来死去太早,二来他没有健全的思想基础,以至于被***的潮流卷去,失去了文艺的立场。一个文学家自然不能整天的吟风弄月,自然要睁开眼睛看看他的周围,自然要发泄他的胸中的积愤与块垒,但是,有一点颇为重要,他须要“沉静的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的整体。”(To see life steadilyand see it whole)。这一句话是英国批评家阿诺得Matthew Arnold批评英国人巢塞Chaucer时所说的话。他说巢塞没有能做到这一点,他对人生的观察是零星的局部的肤浅的。我如果要批评鲁迅,我也要借用这一句名言。鲁迅的态度不够冷静,他感情用事的时候多,所以他立脚不稳,反对他的以及有的给他捧场的,都对他发生了不必要的影响。他有文学家应有的一支笔,但他没有文学家所应有的胸襟与心理准备。他写了不少的东西,态度只是一个偏激。
汉城是首尔吗
上世纪80年代,陈映真相继发表《铃铛花》、《山路》和《赵南栋》,大胆涉及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受难者,重现已被社会遗忘的那一段历史中的动人故事,以温和、稳健、真挚的文体,撼动了尚未解禁的台湾。
“在一个历史的转型期,市镇小知识分子的唯一救赎之道,便是在介入的实践行程中,艰苦地作自我的革新,同他们无限依恋的旧世界作毅然的决绝,从而投入一个更新的时代。”发表这些的同时,陈映真写下这样的词句。
陈映真的夫人陈丽娜认为,陈映真反抗威权体制、坚持自由精神的立场,与他少年时代接受鲁迅作品的熏陶息息相关。上世纪50年代,正上小学的陈映真意外得到一本《呐喊》,随后开始大量阅读茅盾、巴金等人30年代的作品。
1968年7月,陈映真被台当局以“组织聚读鲁迅书册”等罪名逮捕,在狱中整整7年。19年,他又突然遭到拘捕和审讯,两天后则被释放。
“由此,他意识到,把自己知道的、思考的那些历史、那些故事留下来,是多么紧迫和重要。”大陆学者李娜发表在《十月》杂志上的文章写道。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友军认为,陈映真以狱中接触到的故事为蓝本创作的将“一个本真的台湾告诉了读者”,借助的艺术手法“集中体现了自己的政治文化思想”。
“他始终对未来更美好的生活保持信仰、希望与爱,也始终坚定地站在左翼立场写作与发言。”台湾作家蓝博洲说。
问题一:汉城就是首尔吗? 中文名称:首尔特别市
简称:首尔(英语:Seoul)
曾用名:汉城
英文名称:Municipality of Seoul
韩文名称:?&鼎50872;
日文名称:ソウル特别市
罗马音译:Seoul Teukbyeolsi
百度资料?汉城就是首尔?只是汉城以前是中文名字取的?所以韩国最后把名字正式更改为首尔
问题二:汉城和首尔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地名都是同一个地方:韩国的首都、韩国在古代是中国的附属国、故首都取名“汉城”、后因中国国力衰微、韩国逐渐崛起、又把首都改为“首尔”、望纳~
问题三:汉城为什么改名首尔? 网上搜集到的东西,整理了一下,希望可以帮到你,O(∩_∩)O~: 韩国汉城市李明博2005年1月19日在汉城市 *** 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李明博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汉语中的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也都是根据这些地名的固有发音来标记的,只有汉城的中文名称一直沿用古代名称“汉城”。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韩国 *** 从1992年起就一直在进行“”的中文名称的制订工作,拟订的对应中文包括“首尔”和“首午尔”。2004年1月专门成立了“汉城中文标识改善委员会”来决定中文名称。经过层层筛选,2005年1月18日,该市市议会通过使用与“Seoul”发音相近的“首尔”作为这个城市的中文名称,并要求韩国 *** 公文、出版物、网站、机场和车站、公路路标的中文版本都使用“首尔”来代替“汉城”。这样,具有500馀年历史的“汉城”这个名称开始成为历史。改名的决定公布不久,香港及台湾的传媒大部份已经逐渐转用“首尔”这个新的名称;中国 *** 正式宣布了改名这个消息,但直至2005年底并不常使用“首尔”这个新名。不过在此期间,一些民办传媒及报刊先开始用“首尔”,部分官方媒体(如新华网)也已经开始使用。还有一些处在过渡期,如写成“汉城(首尔)”。200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外交部发出《关于韩国首都汉城中文译名变更为“首尔”的通报》(民发[2005]149号)。2005年10月底,中国大陆多数 *** 机关、商业机关,以及许多媒体、出版物,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央电视台等已经开始先后用“首尔”这个名称,原名“汉城”不再使用。 一部份韩国民众质疑市议会是否有权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名称,并指如果韩国首都的中文译名改变,将使华人世界对于韩国首都的称呼造成混乱。韩国民众质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首尔”主要是根据现时汉语普通话的译音,但汉字也是在汉语各方言间,以及韩、日、越南语的一些时候使用的,如果音译的话,会造成很多使用汉字的地区对“首尔”两字读音发生混乱,如粤语读为sau2 yi5,和韩语读音差别很大。用上海话读的话,发音成sew2 el3。而“首尔”两字按韩语中汉字的读音也成了“”(Su-i),也是和韩语读音差别很大。有人提出如果根据韩语用汉字“西蔚”或“徐蔚(徐罗伐)”(韩语读作,即Seoul)则不会有此问题,可以在使用汉字的地区和时间上保持一致。
中国方面,一些学者认为此举说明韩国企图摆脱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影响。因为“汉”由古之今代表主导中国的汉族,而“汉城”可能被认为是“汉族的城市”。不过,依照国际惯例,各国地名的中文翻译,如该国有其要求,一般都给予尊重。另一类似例子为1985年科特迪瓦(象牙海岸) *** 要求世界各国人士称呼其国名为科特迪瓦而非意译之象牙海岸。另外根据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的《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第三条规定,各国地名的汉字译写,以该国官方文字的名称为依据。所以,使用“首尔”是符合这一通则的。
问题四:汉城和首尔是一个地方吗? 是的 韩国首都首尔(Seoul,旧译“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国陆、海、空交通枢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距东海岸约185公里,北距平壤约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长处为30.3公里,东西最长处为36.78公里,总面积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万(2003年)。 (英:Seoul,旧译“汉城”英:Hansong) 2005年1月,首尔(旧译“汉城”)市李明博在市 *** 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首尔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环绕,市区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势较高。北汉山、道峰山、鹰峰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东北部有水落山、龙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圣山、牛眠山等,东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尔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岳山、仁旺山、鞍山等环绕成内廓,中间形成盆地。因而首尔地势险要,是韩国重要的军事要塞和物资集散地、陆运交通枢纽、国际航空站、韩国 *** 机关及金融、企业、文教事业和宣传机构均云集于此。首尔集中了韩国的各种企业总数的29.7%,国内生产总值的28.8%,金融、机关、商店总数的41.6%,批发零售额的37.4%。首尔市内包括首尔大学在内的36所本科高等院校,占韩国大学总数的35%,大学生总数的2/3.首尔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古都。百济、高句丽、新罗和高丽等王朝,都曾在此建都。 韩国第一大江──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把首尔分为南、北两部分,流经市区的河流长度约41.5公里,宽度为400─1000米,水深达6―10米。江中由冲积而形成的两个岛屿──汝矣岛(约7平方公里)和蚕岛上建有韩国最大的汝矣岛广场和全市最高的建筑物、63层的国会议事堂及使馆区。 首尔作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礼城定都,后改称首尔。公元392年─475年高句丽占领这一地区,将汉江南北地区称为北汉山州,把现在首尔附近称为南平壤。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后,将此地编入汉山州。高丽成宗(公元960─9年)将此地升格为杨州牧(高丽12牧之一),1068年又将其升格为三小京(西京、东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宫,1308年升格为汉阳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兴土木,1394年迁都此,称首尔府。1910年日本强占时,改称京城府。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1949年8月,韩国将首尔定为“首尔特别市”。 首尔的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初,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此外,首尔还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尔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各国游客可方便地自由来往首尔与欧美各国之间。在国内,首尔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尔―仁川线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高速公路途经水原、天安、大田、龟尾、大邱和庆州等工业中心城市,标志着韩国在扩建其交通运输网络使其现代化的努力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尔地下铁路有5条线,......>>
问题五:汉城和首尔有什么关系? 改名所引发的争议 2004年,时任汉城市的李明博提出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随后2005年1月,韩国 *** 通过决议,“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改称“首尔”。 为此此事引发有关学者和 *** 的争议,本词条以公正客观为原则,将正反两方观点分别陈述: 赞同方: 古今中外,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名称变更,是常见的普遍现象,如中国首都曾几次变更名称,直到现代正式定名为北京,国际上此类现象举不胜数,如近年非洲国家扎伊尔改名为民主刚果,俄罗斯圣彼得堡几易城市名称等等,我们 *** 也及时接受新名,而不是继续使用旧称称呼其地,为何? 就是对 *** 国家的尊重。“名从主人”是各国翻译和转写外国人名地名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外国地名中译通则中明确规定“外国地名的汉字译写,以该国语言的标准音为依据”,又有“以该国官方文字的名称为依据”的明确条例。而且中国历来对使用汉字的国家地区地名始终是沿袭'名从主人'的原则,同样中国城市改名,周边的汉字国家也予以尊重和支持。 汉字在公元3世纪传播到朝鲜半岛,韩国人民开始使用汉字为韩语地名注音,后来直接使用汉字为城市命名。 历史上的首尔。也曾几经更名,公元前18年,百济在此修筑“慰礼城”,设为国都,其城池雏形开始发轫。474年,高句丽击退百济,于此地设置“北汉山郡”(*注:韩语中Han[译为汉或韩]为大和无限之意)。668年,新罗打败高句丽,统一朝鲜半岛,北汉山郡改为“汉山州”,随后又直称“汉州”。 935年,高丽灭新罗,先是改其为“南京”,后因其汉山之南汉江之北的方位,改称“汉阳”。1393年,朝鲜王朝决定以此为都,遂大兴土木,用心构建,从此定名为“汉城”(韩语读音Hansung )。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将“汉城”改为“京城”(日语读音Keijo)。1945年日本投降,朝鲜半岛光复。韩国人民改“京城”为韩语固有语地名“Seo Ul(意为首都)”,虽然口称它为“首府”,却因没有对应汉字,仅用韩文拼写,Seoul遂成了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标记的城市。从此西方国家用 “Seoul”称呼该城市,使用汉字的日本也用非汉字的片名ソウル(日语中用来标记外来语或地名等专有名词的文字)来称呼Seoul,这也是日本唯一非日文汉字标记的韩国地名,而华人世界因Seoul没有对应汉字,故长期使用历史上的旧称“汉城”来标记Seoul ()。 这个韩语固有地名Seoul,长期成为韩国境内唯一没有法定中文对应名称的地名(据说中国大陆曾短期使用过音译名“苏乌”,但不久,为了与其他华语地区统一,便沿用了朝鲜王朝时期的旧称“汉城”)。当然,在韩国民间,虽然韩文固有地名已颁布实行,可是因没有汉字名字对应,也屡见使用非法定汉字地名“汉城” 指代Seoul。这从当时的韩国中文出版物和老照片等影音资料里找到例证。但也因使用非统一的法定汉字名称而带来了“地名混乱”。如韩国首都有两所大学,一是Seoul大学(韩国第一高等学府),另一是汉城大学(Hansung,首都的私立大学),在汉字表述中全部标记为“汉城”大学,这就造成交往的混乱。中韩建交之后,随着两国交往的加深和频繁,类似的混乱也层出不穷,而对Seoul城市的汉译错误地名,也不符合中国法定的外国地名翻译原则,2005 年初,韩国 *** 正式以法定的形式将韩国唯一没有汉字对应的首都名称用汉字“首尔”标记,也明确宣布不再使用旧称“汉城”,而“汉城”也就成了韩国首都首尔的历史地名,如'北平'仅仅是北京的历史地名,而不是今天的名称一样,中国人......>>
问题六:汉城是现在的首尔吗? 1月19日,韩国首都汉城市李明博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汉城市的正式中文名称已改为“首尔”,不再称“汉城”。 为何不再称汉城呢?对汉字文化圈的人来说,使用了600年的称呼,突然要被抹去,确实是有些纳闷和费解的。 首先,韩国首都的位置没有变更,何况迁都已被否决。其次,用韩文书写和称呼的Seoul也照旧,改变的只是要中国和世界华人不再用“汉城”来称呼它而已。换言之,这是针对华人的一项片面通告。 李明博列举了三大理由,说明韩国首都为何不应再称“汉城”。 第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按Seoul英文标记的发音来称呼韩国首都,唯独中国人按古代名称将之称为“汉城”。第二,汉城改名已有百年历史,中国人继续称它为汉城,不符国际惯例。第三,韩中交往日益频繁,Seoul与汉城发音不一,含义也不尽相同,使用就带来了“很大的混乱”。比如,韩国有两家大学,一是Seoul大学,另一是汉城大学,中国人都称它为汉城大学,这就造成交往的混乱。 对“汉”过敏症? 汉城当局在去年1月间成立了“Seoul汉语新标记委员会”,原本半年内选出一个“发音相近,意义良好”的全新中文名字。不料,6月发表初选结果之后,新名称就石沉大海,直到今年1月才正式宣布以“首尔”取代汉城。 李明博说,“首尔”的发音接近韩语Seoul实际发音,意思又是“第一城市”,相信中国人会很快熟悉这一新名称。 韩国的地名,由韩国人来决定,是天公地道的事,何况又是首都,纯粹是韩国人的“家务事”,外国人当然是不容置喙,而且必须给予尊重。但是,熟悉中韩关系,特别是韩国独特民族性格的人,并不作如此单纯的解释。 首先,汉城市是首都,但却是民选的,能否代表中央 *** 宣布,“汉城中文不能称汉城”?第二,中国人翻译外国地名,甚至国名,除了音译,也可以意译,比如德国的慕尼黑、美国的旧金山、檀香山、英国的剑桥、牛津等等,既有历史背景,也有约定俗成因素。无论如何,规定中国人如何用华文来表达,却有干涉文化内政之嫌。 第三,“汉城”这个名字,并非中国人所起,是朝鲜王朝的开国皇帝李成桂所定。史载,李成桂1394年从开京(现开城)迁都汉阳,从此将它正式命名为“汉城”。 朝鲜半岛过去从吸收中国文化,使用中国汉字,前后已超过2000年。即使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于1443年创立了朝鲜式的拼音方块字――“朝鲜谚文”(也称韩文),包括战后全面排斥汉字的谚文主义兴起,它的语言文化政策就一直在左右摇摆。汉城非汉城,难怪有人会怀疑,又是对“汉”字产生过敏症的表现。不过,取消了“汉城”,还有“汉江”从它心脏地区日夜流淌,不是理还乱? 有人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认为“汉城”每次改名,几乎都跟韩国人的民族心态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1394年李氏王朝在此建都,改名汉城,读音是朝鲜式训读Hansung。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又将它改名“京城”,读音是日式训读Keijo。1945年朝鲜半岛获得解放,大韩民国又建都汉城,虽然口称它为“首府”,却不写汉字,仅用韩文拼写,Seoul遂成了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标记的城市。 尊重汉城当局的决定 过去,世界华人一直把韩国首都称为汉城,一是漫长历史的约定俗成,二是根据韩国官方印发的中文资料,以为它的正式名称就是“汉城”。所谓“百年前就不再称汉城”,显然是言过其实。当然,我们应尊重汉城当局的决定,从此称呼汉城为“首尔”。 但是,“首尔”是新创的中文译名。从朝鲜的文化、历史,到半岛的环境现实,所有地名、人名仍然是以汉字为基础起名称呼的,即使南北朝鲜都不在日常生活中继......>>
问题七:韩国人为什么把“汉城”改为“首尔”? 本人在韩国留学,至于首尔改名这件事,纯粹是韩国人的狭隘民族自尊心作祟,汉城的韩语发音正为shouer。但是在长久以来中国的译名一直为汉城、汉城可以让人联想到中国、会让人以为韩国人在崇拜、模仿中国、在韩国最近的去汉化运动中、韩国下令禁止使用汉字,在此之前韩国跟日本一样,街头、课本都用汉字标示。现在四十岁以上的韩国人也全部都会写繁体汉字。在去汉化运动中,韩国人要彻底脱离中国的文化、使用它们的纯韩国语、还要求中国 *** 将汉城的译名改为首尔。总之其他理由未免显得有些冠冕堂皇,韩国民族的狭隘自尊心与小气的性格导致如此。
问题八:为什么韩国汉城改名首尔 2005年1月19日,韩国汉城市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韩国为何改称本国首都“汉城”的中文名字?韩国汉城市李明博等韩国官方人员的解释比较牵强。因为即使改换了“汉城”汉语的名称为“首尔”,也存在着翻译上及使用习惯上的混乱问题。况且,汉语中的外国地名也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并非完全是音译,美国的盐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译。
“汉城”的称呼则沿用了韩国古代历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战结束以后,韩国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Sieur),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韩国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因此,可以说,韩国这次改换首都的汉语名称绝非像表面上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复杂的考虑。
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 *** 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他们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称“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
另外,“汉城”是中国人几百年前至今一直习惯称谓的名字。虽然它由韩国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现代的韩国人总觉得不是本国的名称,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汉朝。对于汉朝,一些韩国人又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认为汉武帝在朝鲜(专题,图库)设立的四个郡是对朝鲜半岛的侵
问题九:韩国首尔是不是汉城? 以前叫做汉城,他们为了脱离中国文化的影响,改名为首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